Klong Bang Luang箜邦龍木偶劇場(下)
上回提到說木偶劇場這裡除了有木偶秀表演外,剛好來到這裡也吃到了團員中一對夫妻的母親所做的泰國菜,沒有華麗的裝飾擺盤,給你一桌滿滿的菜,每人再一盤滿滿的飯,光用看的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心意。
#有人吃過這個嗎
#喜歡嗎
在菜上桌前先來一盤เมี่ยงคำ mieng kum (發音像:面康),有人稱它為泰國檳榔,因為要包著葉子一口吃進去,很像檳榔的感覺,但其實跟檳榔相差甚遠,沒半點關係。
我曾經在清邁參加cooking class,店家讓參加課程的外國人們一起品嘗這道菜,他們當時說這道料理可以清除口腔的異味,讓你的口腔保持清新,裡面林林總總很多玩意兒在裡面,那次吃下去後真的覺得剛剛吃自己煮的菜的口味在嘴巴都瞬間消失耶!(到底是那麼神奇還是我心理作用啦😅)
後來端上桌的菜色某幾樣真的好台喔,苦瓜鑲肉、五花肉滷蛋…等等,可是吃起來還是有些些不一樣啦,比較重口味和偏甜一點,也難怪會給我一大坨飯來配,好像怕我們吃不飽似的,真的太暖心了。❤️(聽說有時候要看媽媽在不在才有煮,聽起來應該一般人是無法吃,後來回想畢竟那裡不是餐廳,是小小咖啡廳,座位也不多)
這一篇也順便分享「藝術家之屋Artist House」的販售區,有卡片、面具…等等,我猜想木偶秀表演者在工作的時候都得戴上黑面具,所以這裡也有面具可以買來自己彩繪(當時也沒去問為什麼要戴面具這件事)。
喔,還有一點我很喜歡。🙂
因為本人很愛坐地板,這裡進來是要脫鞋的,所以地板是可以坐的喔,但也不是要你點了咖啡就坐地板啦,如果剛好有帶小朋友還不大會坐習慣椅子的話,讓他們坐地上或是在地上爬都可以啦,因為最後我也坐在地板跟其他小朋友玩了。(但疫情後的大家的心理狀態以及現實生活的型態如何就不得而知)
說到疫情後不知道會變怎樣這件事,突然提醒了自己不知不覺今年已經過一大半,而且已經進入尾聲,一轉眼間再三個月就要告別2021年了,每年、每月、每日、每分、每秒都在變化,人際關係、生活型態、心理狀態、衛生習慣、行為模式…等等,變化過程中每個人的痛苦指數有增無減,不願向疫情屈服的人就得內化能力只能靠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韌性能耐繼續磨練。
經過這一波衝擊最後我們會變成怎麼樣呢?
既期待的同時也充滿恐懼。
很難想像以後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以前我們喜愛的泰國以後變成怎麼樣?
無論如何,保持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我們一起等著看未來會怎樣吧!
#亞美將輕旅行
#一起關懷身邊的人
#一起加油